鐵礦石期
11月9日午間收盤,商品期貨市場依然是漲多跌少。黑色系商品保持強勢,除了動力煤期貨回調,鐵礦、螺紋等商品都大幅上漲。其中,鐵礦主力合約穩穩封住漲停板。貴金屬、能源化工板塊商品也集體爆發,PP盤中漲停。有色金屬和農業板塊出現分化走勢。
從盤面看,各主力合約中,鐵礦以6%的漲幅位居商品各主力合約漲幅榜首位,螺紋和熱卷漲幅分別為4.64%和3.82%,焦煤和焦炭分別上漲2.03%和3.57%,鄭煤則下跌2.34%。能源化工板塊,PP上漲4%,PVC、橡膠、塑料漲幅都在2%以上。貴金屬中,滬銀、滬金漲幅分別為3.82%和2.44%。有色金屬板塊,銅表現亮眼,漲幅接近2%,滬錫、滬鉛回調,分別下跌1.66%和0.86%。農業板塊,粕類期貨回調,豆油、鄭油也微幅回調,雞蛋、白糖普跌,玉米微漲。
分析師對中國證券網記者表示,鐵礦石期貨價格漲停,一方面是原料價格上漲后縮減鋼廠利潤,導致市場開始“做空鋼廠利潤”操作,即買礦空螺,市場對沖操作突然增加;另一方面,從目前市場看,鐵礦石現貨(濕噸)價格為518元/噸左右,與今天鐵礦石期貨盤面價之間還存在10-20元/噸的價差,所以期貨還有補漲空間。
分析師認為,從基本面看,目前鐵礦石港口庫存已經10925萬噸,創下年內次新高水平;澳巴市場鐵礦石到港量也連續三周保持在2250萬噸左右,國內供應壓力驟增。需求方面,隨著鋼廠后期檢修增加,環保停產力度增加,需求將愈發低迷。他認為,一旦市場轉向,鐵礦石大幅調整也是情理之中,建議投資者注意防范風險。
貨封漲停 商品漲多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