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前言:年后過來不得不承認,貿易商及下游對于行情越來越覺得難以估測了,本來看好的“金三銀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倒是在二月份大漲之后陷入大跌,其中不乏讓一些出貨較慢的貿易商叫苦不迭。那么在這第一季度總算是熬過去了之后市場該何去何從了呢?讓我們不妨一起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第一季度的運行情況,由此判斷五月份的走勢預期。
一、價格的瘋狂跟漲壓縮需求空間
年后到來,依舊是正常的順序,貿易商率先回歸市場,梳理手中資源及庫存。就庫存方面而言,由于價格在年前就已處于穩中趨強之勢,因此在備貨方面貿易商適當性的增加了一部分預算,整體庫存情況要高于往年。而事實也沒有讓商家失望,在二月份,鋼廠在唐山聯合召開一季度H型鋼會議,確定聯合挺價方案。無巧不成卓,在這個階段北方鋼坯及期貨方面也開始試探性的上漲,在這種環境下,型材價格被帶動上漲,本地型鋼價格日漲幅高達120元/噸,現在回想這種狀態似乎真的是“病態”的拉漲。那么從成交方面來看,下游需求單位僅在價格瘋狂拉漲的第一周擔心價格持續上漲大量采購外,后續采購均逐步放緩,且隨著價格越來越高,其采購計劃也不斷向后拖延。在這種局面下,現貨價格無量空漲,需求與報價逆向而行,但就這一行為而言已就是不合理的存在。隨著貿易商的庫存積壓及資金流轉壓力增加,價格的修復性回落開始逐漸爆發。
二、鋼廠利潤與市場利潤沖突,成交即為本質。
在二月底及三月初,現貨市場的漲勢開始后力不濟,期間隨著價格的回落,需求方面再一次釋放,而此時商家所保留的資源依舊多是年前資源,因此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多數商家抱著讓利出貨的心理快速拋掉節前訂貨的資源。以5#角鋼為例,年前訂貨時現貨價格基本在3320元/噸,而在年后過來拉漲之后最高價格達到3860元/噸,而300*300H型鋼年前現貨價格基本在3220元/噸,年后拉漲至3750元/噸,型鋼價格基本在430-540元/噸的漲幅左右。隨著現貨價格的逐漸回落,原料方面率先拉起下跌的旗幟,國產礦及進口礦價格紛紛下滑,而鋼廠方面在三月份訂單充足的情況下并不愿意大幅的回落,因此造成鋼廠利潤逐步擴大而市場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的局面。此外,從需求情況來看,隨著現貨方面的繼續回落,下游需求單位雖然也開始回歸市場,但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作用下,其觀望的心態愈發濃厚,因此即便貿易商壓縮大部分的利潤空間想要出貨,但總體的出貨速度依然不甚樂觀。此外部分貿易商為了對手中資源的成本進行對沖,在三月份鋼廠出廠價格開始回落后訂了一部分訂單,在如此尷尬的局勢下造成自身庫存不斷增加,其庫存壓力加速現貨價格進行回落。時至四月初,貿易商庫存壓力稍有緩和,低位成交的效果也有一定的顯現,節前的庫存資源基本已經消化完畢,而此時手中的所剩資源基本為三月份訂單資源,在市場不斷走弱的情況下,現貨價格逐步逼近成本線范圍,甚至本地一二線資源開始出現倒掛現象。雖然四月份期間鋼坯出現幾次反彈,但對于市場而言,在成交方面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情況下,現貨報價并不愿意去跟漲,繼續消化手中的庫存資源成為貿易商的共識。
型鋼節后市場分析—五月是否可期